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巴彦托海镇新城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关怀与温暖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以高质量服务、高标准保障民生,总结提炼出“坚持一个方向不变、发挥两个方面作用、注重三个聚焦发力、强化四个全面抓实、五方协同共治”的“12345”社区治理工作法,推动全方位打造“汇心”党建品牌,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12345”,即一个方向不变:努力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不断畅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两个作用发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个聚焦引领:聚焦党建引领、聚焦服务群众、聚焦区域联动。四个全面抓实:抓实制度建设、抓实队伍建设、抓实业务指导、抓实组织生活。五方协同共治:包片领导、社区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包联单位、在职党员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一、坚持“一个方向不变”,畅通治理“最后一公里”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深化“党建+服务+居民参与”机制,优化网格化管理,推行“近邻模式”,通过邻里互助、议事协商、文化活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打造党群连心、邻里温暖的幸福家园。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强化党组织建设,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依托暖蜂驿站,进一步关心关爱新就业新业态群体,常态化开展“一杯奶茶温暖一座城”活动,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广泛引导各行业党员参与网格治理、公益服务,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二、发挥“两个方面作用”,提升服务群众精准度
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组织志愿者为老年居民提供送学上门、上门认证、医保代缴等暖心服务。
充分发挥“五老”宣讲队优势,老党员带头调解纠纷、建言献策。通过党课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让党的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贴心服务传递党的温暖,筑牢基层治理连心桥。
三、注重“三个聚焦引领”,持续激发联动共治源动力
创新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聚焦精准服务,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辖区群众多元需求,开展各类活动,不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群众文化自信。
聚焦“一老一小”需求,联合共建单位开设公益课堂、文化课程,打造“家门口的共学圈”。整合综治、民政等资源构建“全科网格”,实现区域联动,汇聚资源服务群众,用“小网格”托起民生“大服务”。
四、强化“四个全面抓实”,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持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创新“主题党日+”模式,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抓好制度完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为社区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五、突出“五方协同共治”,充分凝聚党群强大合力
积极构建“1+5+N”治理共同体,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联动包片领导、社区“两委”、志愿服务联盟、包联单位、在职党员等多方力量,推动治理主体从“单打独斗”转向“多元协同”,治理方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服务”,治理效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深化“双报到”机制,组织在职党员亮身份、担责任,担任微网格长、业委会成员,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讲、微心愿认领等服务。推行“积分制”管理,组建宣讲小分队入户送学,拓展党建“朋友圈”。通过链接资源,创新服务形式,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以“心”汇力,以“党”领航,巴彦托海镇新城社区的“12345” 工作法,不仅是“汇心”党建品牌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更是基层治理中党群同心、携手共进的有力见证。从畅通治理末梢到精准服务群众,从破解治理难题到筑牢基层根基,再到凝聚共治合力,每一步前行都饱含着“汇心”的温度与力量。未来,新城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完善“12345工作法”,以“汇心”党建品牌为依托,实现“人”与“社区”的和谐统一,以更扎实的举措、更贴心的服务,将党的旗帜树立在基层治理最前沿,让党的光辉照亮基层发展之路,让每一份初心都转化为惠民实效,让社区真正成为党群共筑的幸福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