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19年第1期 > 调研报告
索引号: 组配分类: 调研报告
发布机构: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鄂温克旗气象形势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等影响分析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01-31 发布日期: 2019-01-31

鄂温克旗气象形势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等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31 10:23 来源: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7543次
【字体大小:

自今年入冬以来,鄂温克旗无有效降雪天数达41天以上,灾害程度到达中黑灾等级。随着无降雪天数的持续,全旗各地的主要放牧牲畜走“敖特尔”成本明显增加,持续无有效降雪必将导致危害加重。

一、灾情情况

(一)各畜种受灾害影响情况:鄂温克旗今年越冬牲畜60.5万头(只),受黑灾影响以马和小畜为主,数量达22万头(只),占全旗牲畜总数的36.4%。其中:鄂温克旗养马为散放取食,因此受无降雪影响最大,全旗4万余匹马中有2.4万匹受到影响,占比达到60%。

(二)各地受灾害影响情况:巴彦托海镇、大雁镇、红花尔基镇等大畜养殖区,受灾害影响较小;辉苏木、伊敏苏木、西苏木、东苏木等牧业大苏木受灾害影响程度较重,突出表现为饮水成本急剧增加,“敖特尔”放牧压力加重。全旗被迫提前返回冬营地牲畜约20万头(只)、坚持走“敖特尔”牲畜约20万头(只),向旗外转移牲畜9.2万元头(只)。

(三)灾情突出问题:一是解决牲畜饮水问题成为牧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二是牲畜膘情受到影响,疫病流行、安全越冬和明年春天接羔保育等方面风险增加。三是明年春季遭遇春旱的可能性增加。

(四)牲畜损失情况:一是鄂温克旗畜牧业生产基础建设相对完备,畜牧业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高。牧民通过水罐车运水和向冬营地转场等措施应对牲畜饮水困难问题。二是今2018年牧草丰产,为越冬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草保障。截至目前,鄂温克旗无储草缺口,各地未发生牲畜因灾病死情况。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分工。高度重视越冬生产与畜牧业防抗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旗抗灾办框架内迅速建立起与各苏木乡镇的沟通协调机制,根据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积极应对灾情。同时,切实加强冬季畜牧业生产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各地畜牧业生产工作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全、有序运行。

(二)切实做好牲畜重特大疾病预防工作。按照“预防为主、强制免疫”的要求,加强冬季牲畜疫病防治工作。各基层畜牧兽医站启动值班制度,储备必须药品,加强动物出、入旗境的检查工作,将牲畜疫病风险降到最低,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三)多措并举,合力推进减灾工作。一是加大牲畜由偏远牧场向基础设施齐全的冬季营地或河流附近转场,强化牧饲管理,保牲畜膘情。同时,引导牧民加大牲畜淘汰、出栏力度、减轻抗灾压力。二是做好抗灾机械设备的调试和人员调配,密切关注灾情发展,根据需要随时投入抗灾工作。三是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做好降雪预报,提前研判对策。四是切实认真落实上级下达我旗的抗灾资金,做好畜牧业生产物品、抗灾油料储备和破雪器械的维修与补充,保障抗灾工作信息畅通,做出抗灾的各项准备。安排乡镇抗灾工作经费85.0万元,安排旗级抗灾应急办公经费19.20万元,统一采购大型拖拉机、抗灾器材共计340万元,落实库存干草运输费用15万元。

(四)全面加强牲畜标准化生产。在鄂温克旗畜牧业生产中大力推进标准化,促进传统畜牧业和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地方优良品种特别是草原短尾羊、三河牛、三河马的育种和推广工作,通过资金和项目的持续投入和扶持,建设一批示范牧场(合作社)。以点带面、整体推动,引导畜牧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在集约化和设施化上下大气力,通过自动饲喂和机械清粪等设备的应用,避免草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五)优化畜群结构,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引下,根据我旗畜牧业生产形势和特点,确定“稳牛增羊”的发展思路,以稳定头数、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效益为目标,以乳肉兼用型三河牛为主推品种,宜乳则乳、宜肉则肉,产业建设。推广草原短尾羊,做大做强肉羊产业。引进优质奶山羊试验试点,探索奶业转升。推广半牧半饲和全舍饲生产方式,减轻对草原的过度依赖,实现草原的休养生息和鄂温克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