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19年第1期 > 调研报告
索引号: 111521280116193789/202305-00028 组配分类: 调研报告
发布机构: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鄂温克旗防沙治沙巩固造林成果的工作建议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5-25

鄂温克旗防沙治沙巩固造林成果的工作建议

发布时间:2023-05-25 16:38 来源:旗政办 浏览:3581次
【字体大小:


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项目的持续推进,四十年来,鄂温克旗累计治理流动(半固定、固定)沙地、退化荒地35.6025万亩。至2017年末,鄂温克旗境内大面积沙地、退化地全部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从而实现了草原生态环境向良性好转的第一阶段奋斗目标。

一、工作取得的成效

鄂温克旗林业部门突出治理了对优良草牧场危害严重的沙带、沙地,即辉苏木完工托海嘎查、德仁夏营地;伊敏苏木毕鲁图嘎查;锡尼河东苏木办事处沙地。这些沙地各自相连,形成了区域性的沙带,且具有扩展蔓延态势,不断的危害着附近的村屯和优良草牧场。对此,鄂温克旗于2009年—2013年进行了集中治理,完成了沙地人工灌草直播造林地总块数87块,总面积20000亩。

沙地治理后有效保护了周边优良草牧场,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草量,拉动了地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牧民带来了实惠。同时,改善了海拉尔航线下面的草原景观,提升了呼伦贝尔市及鄂温克旗的生态文明形象,为促进鄂温克旗乃至呼伦贝尔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天气连续干旱,草原牧草枯黄、稀疏、矮小,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草原十分脆弱。而治沙围栏内的牧草相对于放牧场上的牧草不论在高度上、盖度上、质量上都比较占优势,因此,也吸引着周边牧民群众争抢进入放牧。出现了对网围栏及其设施的严重破坏现象,牲畜不断的啃食践踏致使已经治理成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又发生逆向活化,成为流动沙地,造成造林成果前功尽弃、毁于一旦的局面,给国家、自治旗、施工管护单位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三、今后管理管护建议

保护和巩固治沙造林成果,是牧业地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一是深入牧区、深入沙区、深入牧户加大宣传工作,使牧民群众认识到营建草原防护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意义。草原上形成的流动沙地(丘)对村屯、道路、河流及周边优良草牧场构成侵吞态势,出现沙进人退、生态恶化现象。同时,也极易发生沙尘天气、水土流失、日晒风蚀、白灾黑灾等自然灾害现象。流沙、浮尘、飞沙对周边城镇、村屯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村容整洁,影响了牧区的和谐稳定。水土流失造成草原高平原丘陵地区出现千沟百壑,破坏了草原原生态地貌,使空旷的草原生态更加恶劣。所以治沙造林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实施的一项关于生态安全、畜牧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改善草原环境的唯一有效的途径。二是深入牧区了解已经严重退化、沙化的草牧场或荒山荒地,在充分讲解实施治沙造林措施情况下,在宣传林业护牧、促牧,改善草原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等关系牧民切身利益及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与同意治沙造林的牧民及嘎查签定造林协议书,经旗政府、旗人大审议通过后,合理合法的开展治沙造林活动。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鄂温克旗要对已经治理的荒山荒地、沙地加大管理管护力度,全部架设网围栏,设立造林封禁保护标牌,严禁一切人畜进入活动。还要形成政府行政领导治沙造林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并纳入苏木乡镇年度考核指标,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加强 “三禁”等沙区植被保护制度,旗森林公安干警要经常深入项目区巡视检查,杜绝破坏围栏、毁坏植被的现象发生。目前落实的治沙造林地面积大小不一,也很分散,既不易造林作业,又给管理管护增加了难度。而且又缺乏管理管护经费,虽然落实了责任,责任到人,但运作起来仍然困难多多,管护效果仍然较差。因此建议旗政府给予治沙造林投资补贴。三是完善项目整合。需进一步将治沙造林工程同草原奖补机制、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有机结合,给参与治沙造林工程建设的牧民一定的补贴补偿,保障其生活现状和生活水平,从而为治沙造林工作创造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