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
长者浏览模式
部门信息

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务服务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工作落实

发布日期:2024-03-29 10:06 来源:旗政务服务局 浏览:

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务服务局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群众需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政务服务全过程,以政务服务中心为阵地,以政务服务事项为载体,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扎扎实实为各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开展,积极引导各办室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二是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学习计划,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第二批主题教育全过程,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度、广度、精准度。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一是积极发挥窗口服务行业的宣传阵地作用,建设传播民族团结精神新阵地,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利用LED屏和广告机播放宣传标语、视频,志愿服务站和各窗口摆放宣传折页,办事群众随听、随取、随看、随学,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思想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将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二是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政务服务“双融合、双促进”。组建志愿服务“帮办代办”团队,为各族办事群众提供周全细致的暖心服务。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针对办事“疑难杂症”或投诉的不满意行为,采取直接调度与处理。树立“党员先锋岗”特色窗口服务标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公共服务、政策解读、行政审批等多方面引导和帮助。 

落实惠民举措,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一是以向各族群众提供均等、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为出发点,优化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持续推进审批事项的“集成化服务”。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进驻政务服务事项1391项,推动各族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二是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方便各族群众办事“就近办、马上办”。实现政务服务场所全覆盖,打通优化政务服务落实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建设10个苏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69个嘎查社区便民服务站,组建561人帮办代办队伍,认领帮办代办事项清单2332项,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办事过程中“门不清、路不熟、来回跑”等问题。扩展“政务服务+”新模式,积极与银行、邮政、电信等网点开展合作,在农村商业银行、邮政支局、电信、民贸商场等场所设立“政务服务工作站”,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多点办”。三是真诚搭建联系服务各族群众的“沟通桥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明确专人负责工单转派工作,限时督办、办结反馈,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复”,切实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各族群众满意度。一是改善服务环境,为各族群众提供无障碍全覆盖贴心服务。在大厅设置咨询导办台、母婴室、等候休息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为办事群众提供应急医药箱、便民饮水机等便民设施设备。为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提供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和轮椅,于细微之处体现政务服务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最大程度地利企便民,满足各族办事群体的需求。二是强化服务质量提升,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桥”。有针对性开展业务政策、文明礼仪等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不断规范服务流程,积极做好办事群众的“咨询员”和“引导员”。积极参与“石榴籽”志愿服务活动,将“团结互助、携手共进”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服务工作中。旗政务服务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为各族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咨询、协调、帮办代办、免费打复印、政务免费寄递、延时服务等线上线下便民服务,有效架起了服务各族群众的“连心桥”,获得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务服务局将持续抓细抓实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