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信息

鄂温克族自治旗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休闲牧业与“三变”改革赋能培训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25 16:15 来源: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局 浏览:
【字体大小:

当前,鄂温克族自治旗处于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与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三变”改革亟待深入推进。在此形势下,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局的安排和部署下,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积极作为、精心谋划,于2025年3月16日-24日在浙江省成功举办“鄂温克族自治旗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休闲牧业与‘三变’改革赋能培训班”。8个苏木乡镇的高素质农牧民学员、涉及“三变”改革的苏木乡镇的嘎查两委领导及牧民代表、乡村振兴产业“头雁”带头人等共 53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打破传统单一模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研讨交流与红色教育及实训实操相融合的方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训期间成立了临时党组织,让学员们清晰了解所学内容与国家发展大局、地方战略布局的关联,保障培训紧扣时代脉搏,凝聚了团队精神,发挥了榜样力量。

在理论教学环节,邀请浙江省政协人资环委专职副主任葛永明讲授《“三变”改革政策解读、成功案例剖析》,深入剖析政策要点,以详实案例指导农牧民将自身资源转化为资产,融入集体经济发展浪潮;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王丽云带来《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与创作》课程,通过乡村振兴成功范例,展示农文旅融合趋势,为鄂温克族自治旗休闲牧业发展规划提供创新思路,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任强军讲解《挖掘乡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凭借深厚专业知识,让农牧民领略乡土文化魅力,引导牧民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打破草原乡村旅游缺乏文化内涵的短板,开启以文化吸引促产业发展的新视野;长兴县农业农村局褚玲娜阐述《舍饲圈养,降低载畜量、畜牧业绿色发展》,剖析传统畜牧业危害,传授舍饲圈养技术,强化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与绿色发展技能。

在现场观摩教学环节,学员走进认养一头羊(灰太狼羊羊乐园)实践教学基地,学习一二三产融合及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与基地负责人深度交流,汲取创新发展智慧;在径山村、小古城村、安吉天荒坪镇余村等美丽宜居示范村及“三变”改革前沿阵地,学员亲身感受农文旅融合魅力,学习乡村旅游运营、闲置土地整合等先进经验,为家乡发展积累实战经验;浙江桐乡华腾石湾猪舍里庄园、浙江蚕缘家纺股份有限公司、东衡村、星野牧歌乐园、刘家塘村等教学基地,涵盖智慧养殖、非遗传承、电商营销、“三变”改革实践等多元领域,全方位拓宽了学员知识边界。

特别设置了“艺景陶艺”工作室非遗课程,学员将鄂温克族民族元素融入陶艺创作,传承民族文化同时探索市场化路径,为休闲牧业增添文化底蕴。

此次培训班历时7天,理论授课与实地观摩相辅相成,让学员既能系统学习知识,又能直观感受先进做法;研讨交流环节激发思维碰撞,学员们畅所欲言,分享家乡发展思路与困惑,共同探寻解决方案。红色教育融入培训,赋予学员精神力量,强化担当意识,激励他们为家乡发展拼搏奋进。陶艺制作等非遗课程促进鄂温克族文化传承创新,未来这些饱含民族元素的作品将走向市场,成为宣传鄂温克族自治旗休闲牧业、吸引游客的文化名片,让乡土文化成为发展新引擎。

通过培训,农牧民从传统单一传统的养殖思维向休闲牧业、一二三产相融合方向转变,深刻认识到“三变”改革对个人、家庭牧场及家乡发展的重大意义,主动求变、谋发展的热情高涨。学员们舍饲圈养技术、农文旅融合项目规划、电商营销等实用技能进一步提升。

培训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局将持续关注学员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回访与提供后续指导,解决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落实政策支持,确保农牧民在休闲牧业与“三变”改革道路上无后顾之忧。为打造现代化家庭牧场、拓展农畜产品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切实提升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业产业竞争力,为乡村振兴事业持续贡献鄂温克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