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自治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鄂温克族自治旗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市、旗两级党委政府及市公安局党委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部署要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落脚点,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社会治安防控、违法犯罪打击,不断深化公安改革,奋力开创平安共建、成果共享、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一、聚焦机制建设,纵深推进市域治理工作。一是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市域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的总体布局,将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纳入鄂温克族自治旗公安工作重要事项。二是不断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明确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直接责任和分管工作范围内的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健全平安建设权责清单,构建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机制体制。三是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创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主攻方向,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认真对照《平安鄂温克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鄂温克族自治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清单和测评工作指引》,梳理涉及公安机关任务清单,逐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时间表,定期汇总研判,统筹对标推进落实每一项工作任务。
二、聚焦基层基础,纵深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一是深入推进“两队一室”建设。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和深化“五有保障”工程为重点,精简147名警力充实到派出所,优化“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在中心城镇实现“两队一室”、其他派出所全部实现“一警多岗多能”警务模式。同时在锡尼河东派出所、辉河派出所、红花尔基派出所探索推行了“二警合一”综合执法警务模式。积极推动派出所办公用房建设,不断夯实公安工作根基,引领鄂温克公安基层警务管理及社会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二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坚持开展社会风险分析评估,滚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做强做优合成联动指挥体系,不断提升预警研判能力水平。全面推开“两所一中心”共防共建共治协作机制,牵头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调处成功率。三是构建警民共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全旗范围内广泛发动辖区党员、群众和志愿者,组建联防队伍,推动警网、民网“双网融合”,将有形“红袖标”变为广布“摄像头”,在协助公安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宣传、信息收集、线索举报等平安创建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切实提升了“警民联防”效能。2021年以来,鄂温克族自治旗 “两抢”案件实现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聚焦安全稳定,纵深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一是全面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助推社会面治安防控的作用,健全网格化巡逻机制,优化“1、3、5”分钟快速出警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同时,巡逻防控组充分利用辖区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及警情研判数据,不断调整巡逻重点单位、部位及时间点、时间段,进一步提高了巡逻防控精准性,为全面做好精准巡逻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不断加大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减少了社会安全隐患。深入开展群租房、危险物品、寄递物流等安全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寄递业“三个100%”制度,夯实新兴及重点行业管理。深入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医院等重点场所安全防范建设,加强大型安保活动安全监管,强化对网约车、网络直播等新业态监管,严防出现管理盲区。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小旅馆、小网吧等九小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最大限度地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伤亡。三是全面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强势推进系列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常态开展酒驾醉驾整治、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治理。持续深化平安畅通建设,深入开展事故多发点段和严重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完善隐患黑点档案,及时报告政府,通报提醒相关部门,发布预警曝光,提示社会公众。先后排查整改道路交通隐患10处,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
四、聚焦打击犯罪,纵深推进平安城市建设。一是长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持续提升刑事犯罪打击效能。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盗抢骗”、“黑拐抢”、“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 “云剑”“断卡”“断流”“昆仑”“清源断流” 等专项行动,全力整治枪爆违法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营造“全民禁毒”的浓厚范围,合力打赢新时代草原禁毒人民战争。二是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行业乱象整治,紧盯社会治安、“黄赌毒”,聚焦信息网络,“沙霸”“矿霸”等破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村霸”侵蚀基层政权,车匪“路霸”插手物流运输、破坏交通秩序等六大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乱象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社会治安问题,以市域社会治理为契机,以现案大侦破、小案大会战,打击传统侵财犯罪、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八大类严重暴力犯罪、文物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等行动为抓手,积极做好“打、防、管、控”各项工作。
五、聚焦公安改革,纵深推进公安创新发展。一是倾力推进警务机制改革。积极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警务机制建设,全面推行“1+1+8+N”多警种联合坐席、捆绑作业的“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合成作战机制;建立“探组制”警务模式,组建“反诈、侵财、重案、扫黑、禁毒”五个专业打击探组,新的警务机制推行后,2021年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增长11.5%;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公安机构职能体系进一步健全;推动辅警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完成辅警员额核定,实行层级化管理,全面落实层级化管理的薪酬体系标准;科学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一元化管理,有效解决民警执法办案难题,执法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得到质的提升。二是倾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按照“北疆云·智慧公安”建设要求,将“雪亮工程建设”与“阿睦尔”系列警务工程有机结合,以“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及“智慧刑侦”“智慧监管”“智慧安防”“智慧小区”等特色警务建设,提升大数据赋能实战应用能力,提升鄂温克公安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效能。三是倾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坚决贯彻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先后推出治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举措11项便民惠企服务举措,切实增强了公安机关便民服务能力和打击服务效能。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则进”的目标,全面推进人员、事项、审批权进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梳理出应认领权责清单820项,其中行政复议23项,行政确认17项,行政奖励3项,行政处罚695项,行政强制措施42项,行政强制执行2项,行政监督检查23项,共他权力15项;进一步落实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等工作,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率达到52.75%,即办率51.92%;交管、警支、禁毒部分业务51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设有10个业务窗口,业务将延伸至办理6个警种、35个综合事项。推进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已完成自治区首批网吧备案、刻章业、新生儿出生落户、新车上牌四项一件事一次事项,成为全市公安机关首批完成任务的旗级公安局;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100%录入,推行派出所“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将治安、交管、出入境部分业务下放到距离城镇较为偏远的红花尔基派出所作为试点,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公安政务服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