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旗委、旗政府和苏木党委的领导下,在苏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保持定力,沉着应战。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已垦林地草原生态修复的前提下,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劲心态,毫不松懈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堵塞防控漏洞,补齐防控短板。以“网格化管理、精准化防控”为主线,全面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三级包联”和重点人员“三包一”管控机制;推进无禁忌症人群疫苗应接尽接,截至目前,我苏木常住人口1033人,可接种人数819人,已接种第一针858人,第二针869人,第三针833人,第三针疫苗接种率101.71%。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排查管控。统筹调动派出所、卫生院、各嘎查,加强疫情宣传和舆情引导,严格部署疫情排查工作,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二)“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方面,积极落实上级部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各项工作决策部署,持续防范和化解债务、金融、稳定等各类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完成苏木民间借贷基数内化解任务。脱贫攻坚方面,脱贫人口55户127人,2022年度医保缴费工作全部完成,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开展防返贫监测和集中帮扶工作2次,对十类重点人群进行入户摸排,关注脱贫户以及一般户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申请“雨露计划”补助2人。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持续加大环境巡查管护力度,相继开展环境整治系列活动,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共清理生活垃圾230余吨,生产垃圾3850余吨,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三)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驻地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不断加强。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工作。利用苏木的扶贫车间,为有培训意愿的脱贫户、普通牧民提供民族服饰设计加工、皮具制作等就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4期培训班,累计培训73人次。开拓公益岗位促进就业。与三个嘎查已签订国家公益林管护合同,共10名护林员。为10名脱贫人口提供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为4名脱贫人口提供巡河员、环卫工公益性岗位。户厕改造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我苏木共55户申请改建卫生旱厕,已完成前期准备,计划于7月开工建造。扎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对嘎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外包,与呼伦贝尔鑫驰绿色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签订承包协议,由环卫企业提供莫和尔图嘎查的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及卫生维护等服务,逐步实现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管干分离”。
(四)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牲畜数量在2021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84077头(只)基础上稳步增长。种植小麦种植21621亩,油菜23165亩,马铃薯1000亩,圆满完成国家粮食安全任务目标。草产业稳步发展,2022年种植燕麦草29900亩,苜蓿草15500亩。以夯实粮食产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耕地质量检测体系,全面开展耕地质量检测调查,设立自治区级耕地质量监测点6个,对黑土地保护重点区域监测点进行加密布设,为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战略提供基础保障。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序推进已垦林地草原生态修复工作,在辖区范围内用公众号、嘎查牧民群、LED大屏、入户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对苏木363个地块,划分14个责任区,由苏木级领导、嘎查委员、巡护人员专人负责。苏木政府、嘎查、农户牧民三方共签订12份生态修复协议、42份承诺书、42份告知书(其中30份牧民园子地)。设立临时检查卡站。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对进入我苏木人员车辆进行询问、查验、登记备案,坚决严密对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火、外来畜、运输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资查控。按照“一户一档”要求建立了生态修复内业档案。加大外来牲畜管控力度,落地劝返牛1132头,劝返羊3400只,卡站劝返牛886头,劝返马345匹,劝返羊1200只。经不断讲解政策和劝说,12户承揽外来牲畜牧户退还承揽费用81万元。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加大环境执法检查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厉打击滥采滥挖行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按照自治区认定销号专项组要求,完成14处问题图斑的销号。开展河湖管理保护“春季”行动,排查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督察内容和要求,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统筹工作力量,地企联合,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成治理历史遗留无主料坑4个,重点整治清理难度较大的6处临时垃圾堆放点。
(六)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莫和尔图嘎查桥梁改扩建工程施工过半,莫和尔图嘎查河西小桥及巷道加固维修工程主体完工,巴彦嵯岗苏木路网建设工程已经进入开工阶段。巴彦嵯岗苏木生活垃圾处理中心项目顺利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年内将投入使用。为没有劳动能力的生活困难家庭办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扶贫得到全面保障,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新增低保户8户10人,退出低保1户1人,为各类生活困难群众发放补贴49.3438元。苏木301国道北侧发生1次火情并迅速扑灭,协助友邻乡镇扑灭草原火情2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鼠疫疫情防控工作、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全面稳步开展。完成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内蒙古统计微讯维护相关信息周报工作及“八有八化”档案。
(七)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完善行政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着力简化办事程序,加强“三务”公开等工作日常监督管理,完善三务公开平台2013年到2021年信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积极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建立巴彦嵯岗苏木“法律顾问”制度,对矛盾隐患的重点难点,引导其走法律途径进行化解,探索矛盾纠纷化解引入法律机制的新模式。针对需嘎查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由司法所直接监管建立重点人员管控档案及措施,加强重点管控,将所有重点人员全部掌控在辖区内,知其动向,同时教育引导其提供涉黑涉恶线索。违建墓地整治工作,推动殡葬改革工作步入规范化渠道,完成39座违建墓地的整改工作。
二、存在主要问题
回首过去几年,问题必须直面。主要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经济的冲击影响深远,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不够高,旅游资源开发尚未破题,多元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工作作风仍需转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违法违纪现象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勇于面对、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旗委政府的工作安排,认真研究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结合我苏木实际,科学谋划 2022年下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安排及任务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22年下半年将继续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持续推动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
以“绿色兴牧、品牌强牧、生态优牧”为指导,深入实施“稳羊增牛优马”战略。继续实施牲畜品种改良,推进草原短尾羊优选优配,扩大短尾羊养殖规模。注重畜牧业技术人员引进。积极谋划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户项目,继续实施草牧业示范试点项目,促进饲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马协工作,提升马产业经济效益。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治违规违法占用、开垦和污染草原林地问题。坚持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严格执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制度,加大退牧还草工作力度,加强外来牲畜管理,防止草原过度放牧,继续实施草原鼠害治理项目;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动“林草长”制工作,加强河湖“四乱清理”。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严守生态红线,落实生态奖补政策,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现有扶贫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加大牧区人口就业扶持、产业扶持力度,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继续发展优势产业,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扶持家庭牧场、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利用莫和尔图嘎查扶贫车间,积极谋划阿拉坦敖希特嘎查扶贫车间建设,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为导向,紧密结合我旗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开展“菜单式”牧业实用技术培训;继续推进“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培养人才,不断增强牧区的活力。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推进莫和尔图嘎查中桥改扩建工程、莫和尔图嘎查河南小桥改扩建工程和莫和尔图嘎查防洪河堤硬化工程、推进实施3个嘎查巷道建设工程。实施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管护长效机制,重点抓好户厕改造、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产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继续配合实施五泉山公路建设项目、莫和尔图嘎查防洪工程项目。
(四)全面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和就业援助,加强牧民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二是结合信访问题解决年专项工作,解决信访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和解决问题,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三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做好食品药品监管、森林草原防火、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着力加强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及苏木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二是着力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认真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提升执法公信力。三是着力加强效能建设。切实提高干部执行力,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营造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工作氛围。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落实“一站式服务”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断提高为民办事水平。四是着力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加强煤炭资源领域、国有资产管理、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等专项整治行动,推动政治生态进一步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