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奶业振兴支持力度,带动牧民增收致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策引导和扶持奶业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旗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和乳品质量安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奶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关于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奶业振兴。我局按照《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开展民族传统奶制创建工作,把推动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制定下发了《鄂温克族自治旗市场监管局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成立了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计划用3年时间(2020年-2022年),从指导服务、执行标准、奶源质量管控、产品检验、品牌培育、打击制假售假、助推产品销售和示范创建行动等方面来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
二、工作开展及取得成效
(一)传统奶制品小作坊现状
我旗现有传统奶制品小作坊有13家,已有9家完成了商标注册,产品包括奶酪、奶干、奶豆腐、奶皮、酸驼奶、策格(酸马奶)、瓦特、黄油、稀米丹、奶糖等,其中:塔本索布德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厄鲁特牧人传统奶制品加工部等2家民族传统奶制品小作坊通过了自治区民族传统奶制品示范店创建验收,并各获得了自治区奖励补贴5万元,其他6户传统奶制品小作坊在发展民族传统、民族特色乳制品的同时,优先为周边贫困牧民提供就业岗位,有效带动近8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我旗还拥有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察干伊德传承人,传承项目分别是瓦特和奶酒。
(二)发挥职能,助推小作坊提档升级
近年来,我局积极与传统奶制品小作坊进行对接,深入开展调研,对有条件、有意愿提档升级的传统奶制品小作坊提前介入、进行指导。目前,厄鲁特牧人传统奶制品加工部正按照食品生产企业标准进行提档升级,在伊敏苏木建设了一座面积1100平方米的奶制品加工厂,主体建设已完工,现正在按照食品生产企业标准进行内部装修,建成后能够日生产加工鲜奶8-10吨。
(三)增强服务,全面提高食品安全能力水平
为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促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和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落实《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推进奶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及有关奖补政策,推动经营标准化试点改造,完善经营设施卫生管理等标准化建设,带动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我局购置了2台办公电脑,为民族传统奶制品小作坊发放档案柜9套。为提升民族传统奶制品小作坊检验能力,发放检验设备购置补助资金3万元。截至目前,已成功建立1家民族传统奶制品超市,并为超市发放了传统奶制品产业项目补助资金1万元。
(四)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一是强化专项检查和巡查力度,为传统奶制品销售保驾护航。强化索证索票台账制度的建立,提高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严格区分民族传统奶制品与含乳固态成型制品,防止含乳固态成型制品冒充民族传统奶制品,确保民族传统奶制品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助力传统奶制品提升社会影响力。协调超市设立民族传统奶制品销售专区专柜,选择产品质量优、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度高的民族传统奶制品小作坊进入超市,并在专区显著位置设置电视机等电子设备,滚动播放传统奶制品制作流程等宣传信息,让广大群众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民族传统奶制品。
三是执法人员对传统奶制品小作坊获证情况、食品生产加工现场以及“索证、索票”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管,以更换新版小作坊登记证为契机,对已取得小作坊登记证的民族传统奶制品小作坊加工场所、加工环境、工艺流程、产品种类等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极大规范了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经营行为。
(五)开展民族传统奶制品品牌化建设
为更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年5月,我局联合旗委宣传部、创业办对20余家企业组织进行调研走访,鼓励服务业企业开展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具有鄂温克族自治旗特色的民族传统奶制品示范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民族传统奶制品优秀品牌的培育力度,积极助推产品销售,做大做强符合鄂温克族自治旗实际,加快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充分发挥职责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继续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衷心感谢您对我旗奶业发展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鄂温克族自治旗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28日
签 发 人:红岩
承 办 人:沃静
联系电话:13847058777
公开属性:此件公开发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