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旗公安局> 应急管理
索引号: 111521280116193196/202501-00008 组配分类: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旗公安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鄂温克族自治旗公安局抗震救灾工作预案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10-08 发布日期: 2025-01-16
鄂温克族自治旗公安局抗震救灾工作预案
发布时间:2025-01-16 来源:旗公安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抗震救灾体制机制,确保地震灾害发生时公安机关能够有序高效投入抢险救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在党委和政府领导指挥下,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和优势,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强化措施,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则

(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强化管理服务,依法受理报警求助,积极参与搜救受灾、遇险、被困人员,协助做好人员疏散、转移、安置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和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协调组织下,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以受灾地为主,上级公安机关给予指导支持,根据需要及时调动警力、装备、物资增援。

(三)立足主责,联动协作。闻令即动,履职尽责,密切与有关部门、行业、单位和基层组织联动协作,积极参加抢险救援,依法强化秩序维护、救助服务、打击整治、维护稳定等措施,打好合成战、攻坚战,严防发生次生、衍生案事件。

三、领导指挥机制

建立健全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指挥机制,主要负责同志统筹指挥,分管负责同志组织协调,根据需要抽调有关部门、警种负责同志参加。

(一)日常工作机制。我局按照有关规则和要求,明确一名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成员,原则上指定治安部门一名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牵头承担公安机关抗震救灾日常工作,认真组织落实中央领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求,协调组织会商研判、辅助决策和灾害防御、抢险救援准备等工作,及时汇总报告情况。

(二)应急响应机制。地震灾害发生时,我局要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根据需要通知情指、政保、治安、刑侦、警务支援、交管、警保等部门、警种参加,统筹调度情况,联合会商研判,辅助指挥决策,协调调警和增援。

在人民政府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后,我局要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响应机制要求,派员参加本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及各有关工作组,协调落实有关工作。根据需要成立公安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设立若干工作组。抗震救灾指挥部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指挥长,由分管情指、治安、警务支援、交管、警保等部门、警种的负责同志担任副指挥长;现场指挥部由我局主要负责同志指定有关负责同志担任指挥长,根据需要抽调有关部门、警种参加。

四、应急措施及分工

(一)临震应急措施。旗政府宣布进入临震应急期后,我局要启动临震响应机制,按照有关要求提示,部署各部门、各警种特别是基层所队做好以下工作:

1、跟踪了解掌握震情态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防灾避险、抢险救灾预案或方案。

2、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值班备勤制度。情指、治安、交管部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相关部门、警种加强应急值守,动态调度掌握情况,部署实施等级勤务。指挥反恐怖和特巡警、交管等部门、警种备勤待命。组织清点补充必要的抢险救援、通信指挥、运输机动、野外生活等装备、物资、器材,做好随时投入抢险救援准备。

3、深入排查社会安全稳定和内部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隐患,提早采取必要的防范应对措施。

(二)一般应急措施。突发地震后,我局要按照有关要求和预案,迅速组织所属各部门、各警种排查报告内部受影响情况,部署做好内部避险救灾工作,部署必要警力随时投入抢险救援。同时,立足公安机关职能,做好以下工作:

1、以治安部门为主,依法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配合转移人员、物资,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和基层组织,督促居民社区、水电气热、危化物品、学校医院、商圈景点、公交等行业、单位、场所做好避险救灾工作。

2、交管部门组织排查报告道路交通受影响情况,维护道路交通。根据要求实施交通疏导管控措施,配合开辟“绿色通道”,全力确保运送疏散人员和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的车辆优先通行。

3、各有关部门、警种和基层所队结合日常工作,动态排查报告重大险情、因地震引发的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及时报告党委和政府,通报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加强分析研判,依法采取相应防范对策措施。

4、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或导致重大公共安全险情,或引发重大不安全不稳定风险隐患的,各派出所应于震后立即将相关情况层报至旗局情报指挥中心并及时续报,重大敏感情况随时上报,直至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三)应急加强措施。旗人民政府启动地震等级以上应急响应后,旗局应相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认真落实有关部署要求,迅速加强相关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抢险救援。各部门、各警种迅速开展自救互救,尽快恢复通信、网络,加强应急指挥、交通、通信、物资等保障。以反恐怖和特巡警为主,积极参加搜救遇险、被困人员。部署警力参加紧急医疗救助、转移安置群众等工作。监管部门做好监所管理避险、转移安置等工作,保护监所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严防逃脱、暴狱、越狱等案事件。

2、维护秩序。以治安、交管等部门为主,第一时间实施现场管控措施,组织加强灾区社会面治安管控,加强紧急避险点、群众安置点、物资存发点、医疗救护点等部位的治安、交通秩序维护,依法对重大险情区域实施警戒、封控、管制措施,维护抢险救援现场秩序。依法会同有关部门、行业,指导督促重要危险源、重要目标物、重大关键设施等行业、单位、场所强化安保措施。

3、保通保畅。以交管部门为主,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启动交通应急保障机制,开展以下工作:协助清除路障、疏通道路,维护救灾现场交通秩序,必要时对通往灾区道路的社会车辆采取临时管制、延迟放行、分流疏散等措施。积极协助交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抢险救援、转移安置人员、物资、车辆安全通行。及时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提示、管制公告,加强交通疏导,引导群众合理选择交通出行方式和路线。

4、舆情导控。以新闻宣传、技侦(网安)部门为主,加强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和引导工作,依法处置有关违法有害信息,落地查处借机造谣传谣网民,会同有关部门、警种落实稳控措施,维护良好网上秩序。

5、打击违法犯罪。各有关部门、警种依照案件管辖分工,依法查处有关违法犯罪活动,包括妨碍抗震救灾工作、扰乱抗震救灾秩序的,破坏损毁工程、设施的,哄抬物价和制售假药、劣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趁灾哄抢、盗窃、抢劫、诈骗的,造谣惑众的。

6、维护稳定。组织各部门警种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深入开展情报信息会商研判,动态排查研判涉稳涉政风险隐患,及时报告党委和政府,通报有关部门和单位。依照任务分工,主责部门、警种组织做好核查线索、重点管控、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严防妥处群体性事件,严防灾害风险向社会治安领域甚至政治安全领域传导。刑事技术部门牵头做好灾难现场勘查、遇难者身份确认等工作。

(四)灾后处置措施。旗政府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后,我局将按指令结束应急状态,工作重点转向恢复重建工作。

1、维护社会秩序。持续做好灾后治安、交通等秩序维护,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维护灾后稳定。各有关部门、警种动态掌握社情民意,开展灾后社会治安稳定形势分析,协助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组织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公共安全监管。

3、开展灾后重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学校医院、水电气热、危化物品等重点单位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排查统计地震灾害中公安机关受损、民辅警伤亡等情况,做好灾后重建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评估。各部门、各警种及时总结抗震救灾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并将相关情况材料上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旗局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值班备勤、请示报告等制度,确保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力量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到位。

(二)加强综合保障。政工部门要及时做好抢险救援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做好力量组织发动及信息发布、宣传报道、表彰奖励等工作。警保部门要及时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组织核准各部门受灾受损情况,协调做好装备、经费、后勤等保障。警务支援要做好通信保障,确保指挥联络畅通。有关单位、部门、警种要组织强化救援力量建设管理,提高复杂恶劣环境下参加抢险救援的能力。

(三)加强应急准备。要提前谋划、提早动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订完善预案、方案,确保做实做细、不留空白。要以反恐怖和特巡警等为主组建应急抢险突击队、预备队和区域机动队,储备必要的装备、物资,强化预案培训演练,加强复盘评估,检验完善预案,磨合力量拉动、指挥通信、综合保障、联动协同等机制。

(四)保障内部安全。要梳理掌握旗局内部风险项、危险源的底数和基本情况,认真落实避险救灾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强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要严格纪律要求,加强安全、保密教育监督。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因执法不当造成被动、引发事端。要严守信息发布规定,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杜绝迟报、漏报、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