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旗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推深做实“五大行动计划”,全旗经济稳中提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83.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22.20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48.60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8:66.7:26.5。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3%、45.6%和45.1%。
全旗户籍人口总户数58024户,总人口134790人,比上年减少282人。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67798人,女性人口66992人,性别比为101.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0-17岁人口15986人;18-34岁人口23044人;35-59岁人口62287人;60岁及以上人口33473人。从居住地区看:城镇人口112398人,乡村人口22392人。
表1 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
单位
|
2023年
|
比重(%)
|
总计
|
人
|
134790
|
100
|
其中:城镇
|
人
|
112398
|
83.4
|
乡村
|
人
|
22392
|
16.6
|
其中:男性
|
人
|
67798
|
50.3
|
女性
其中:0-17岁
1 8-34岁
35-59岁
60岁及以上
|
人
人
人
人
人
|
66992
15986
23044
62287
33473
|
49.7
11.9
17.1
46.2
24.8
|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25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60984人,比上年增加458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5.2%,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表2 户籍人口主要民族构成
民 族
|
单位
|
2023年
|
占总人口比重(%)
|
汉 族
|
人
|
73806
|
54.76
|
蒙 古 族
|
人
|
29922
|
22.20
|
达斡尔族
|
人
|
13688
|
10.16
|
鄂温克族
|
人
|
12093
|
8.97
|
满 族
回 族
朝 鲜 族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
人
人
人
人
人
|
3288
1316
217
187
84
|
2.44
0.98
0.16
0.14
0.06
|
城镇新增就业11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96人。
二、农牧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468亩,比上年增长11.8%。粮食总产量12111吨,增长5.2%。其中:谷物产量10100吨,薯类产量566吨,豆类产量1445吨。
表3 粮食作物产品产量
指 标
|
单位
|
播种面积
|
产量
|
总计
|
亩、吨
|
61468
|
12111
|
谷物
|
亩、吨
|
45021
|
10100
|
小麦
|
亩、吨
|
43432
|
9727
|
豆类
|
亩、吨
|
15220
|
1445
|
薯类
|
亩、吨
|
1228
|
566
|
全旗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1.30万千瓦。拥有拖拉机815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797台,小型拖拉机6356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365.40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
全年原煤产量4846.54万吨,比上年增长0.7%;发电量253.22亿千瓦时,下降0.2%;乳制品产量1231.83吨,增长18.9%;肉制品产量384.15吨,下降20.7%;商品混凝土产量7.39万立方米,下降51.2%。
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
单位
|
总量
|
增长(%)
|
原煤
|
万吨
|
4846.54
|
0.7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53.22
|
-0.2
|
乳制品
肉制品
|
吨
吨
|
1231.83
384.15
|
18.9
-20.7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7.39
|
-51.2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6.87亿元,比上年增长0.2%;实现利润16.49亿元,下降64.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9.4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旗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产值4.88亿元,增长11.1%。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8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为9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建设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5.6%;扩建项目投资下降52.9%;改建和技术改造项增长19.3%。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86.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1.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8%。民间投资下降20.0%。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3.0%。
表5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 标
|
增长(%)
|
合计
第一产业投资
|
10.4
286.1
|
第二产业投资
|
51.4
|
采矿业
|
97.9
|
制造业
|
-81.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
32.7
|
第三产业投资
|
-13.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房地产业
|
-88.5
-14.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
68.5
5.3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85.2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66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商品房销售面积14.6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31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12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4亿元。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0.42亿元,餐饮收入1.74亿元。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19.93亿元,下降11.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0.87亿元,增长48.2%。
六、交通、邮电
全年完成客运量59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587.57万人公里。全旗公路总里程1438.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6公里,一级公路98.62公里,二级公路147.35公里。主要交通工具中拥有载客汽车1088辆,载货汽车1514辆。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2123.67万元,邮路长度1179.21公里,邮政所15个。固定电话用户0.9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82万户,宽带用户3.34万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税收收入10.67亿元,增长4.1%,非税收收入3.93亿元,增长24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32亿元,比上年下降0.4%。涉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各项民生支出19.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0%。
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6.46亿元,增长16.3%。各项贷款余额92.14亿元,增长19.1%。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6.00亿元,增长14.2%。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险总收入7498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3651万元,人寿保险收入3847万元。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3198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1692万元,人寿保险赔付1506万元。
八、教育
年末全旗共有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8所。全年在校生8744人,其中:小学3530人,初中1754人,高中772人,职业高中466人;全年毕业生人数为2579人,其中:小学639人,初中696人,高中293人,职业中学112人;全年招生2111人,其中:小学501人,初中561人,高中268人,职业中学210人。教职工人数2163人,其中:小学623人,初中745人,高中188人,职业中学106人。在教职工人数中:专任教师1758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8%。拥有幼儿园(包括民办)20所,在园幼儿2222人,教职工501人。
表6 各类学校办学条件
单位:万平方米
指 标
|
合计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业中学
|
幼儿园
|
学校占地面积
校舍占地面积
|
124.17
24.49
|
31.28
6.52
|
44.38
8.61
|
22.02
3.67
|
10.81
1.76
|
15.68
3.93
|
九、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旗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文化馆1个,博物馆3个。拥有旗级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发射台9座。全旗广播人口覆盖率99.9%,电视人口覆盖率99.7%。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共37.4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34亿元。
全旗拥有卫生机构107个(含个体),拥有病床894张,从业人数达14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87人。
全年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共荣获39枚奖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级比赛金牌5枚;呼伦贝尔市级比赛金牌10枚、银牌15枚、铜牌9枚。
十、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17元,比上年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73元,增长5.6%;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49元,增长7.4%。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765元,比上年增长19.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12元,增长23.6%;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308元,增长17.4%。
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9.85亿元,增长1.9%。各类民生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同比提高5.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11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面达90%。
十一、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生态产业乘时乘势发展,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鄂温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巩固“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实施巴彦塔拉社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持续推进锡尼河东苏木、伊敏苏木及红花尔基镇周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大伊敏河河道治理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全力落实好“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实施退化林修复0.3万亩、中幼林抚育4.8万亩、退化草原修复1万亩、草原围栏7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深入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加强保供煤矿使用草原生态修复监管工作。下大力气解决草原过度放牧问题,加强入境牲畜管控,落实草原专职管护员制度,严格执行禁牧、轮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现草畜平衡指数降到10%以下。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恪守“四水四定”原则,加强河湖监管和“四乱”整治,巩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成果,实施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三期深度节水工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确保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年度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
注:
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快报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涉及部门数据均由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