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巴彦托海镇> 乡村振兴
索引号: 11152128011619415F/202510-00004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巴彦托海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党建庭院,红映安达——巴彦托海镇安达社区小庭院筑大党建,服务群众“零距离”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10-13 发布日期: 2025-10-13
党建庭院,红映安达——巴彦托海镇安达社区小庭院筑大党建,服务群众“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5-10-13 来源:巴彦托海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精细化要求不断提升,如何让党建工作更贴近群众、服务更精准高效,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课题。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激活社区服务效能,巴彦托海镇安达社区锚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方向,以“红映安达”为目标愿景,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驿站,以“党建庭院”党建品牌为抓手,紧扣“党建引领”主线、坚守“为民服务”根本,创新推行“党建庭院”服务小站,依托小站精准开设“庭院课堂”“庭院议事”“庭院文化”“庭院服务”系列活动,构建起集党员教育管理、民主协商议事、服务凝聚群众于一体的功能型阵地,真正以“小庭院”筑强“大党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庭院课堂・学思践悟

庭院课堂精准打破传统学习的空间桎梏,将“固定课堂”从封闭室内延伸至开放庭院,从社区中心下沉至居民小区。它以庭院为天然学习阵地,有效破解了以往党员群众“到课距离远、有事难参与、集中组织难”的现实痛点,真正把红色理论阵地建在了群众“家门口”。在这里,党员群众围坐一堂,听政策宣讲、谈学习感悟、话社区发展,在轻松的互动交流中共同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二、庭院议事・共建共治

开展“庭院议事”活动,通过搭建“家门口议事平台”这一创新载体,将议事权、决定权真正交还给居民,让“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从理念变为实践,有效解决辖区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物业选聘、基础设施维修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这一做法不仅能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切实增强大家对社区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更能让基层治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服务直抵民生痛点,推动治理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显著提升基层治理与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三、庭院文化・浸润凝心

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抓手,通过打造“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贴近生活的公益电影播放等多元载体,将文化浸润融入日常。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居民深化对传统节日内涵的理解,推动优秀民族文化代代传承,更在轻松的互动氛围中拉近邻里距离、增进情感认同,同时搭建起党群沟通的“连心桥”,让干群关系在文化共鸣中愈发紧密。

四、庭院服务・便民惠民

社区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以网格为服务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社区“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让其在“网格化”管理中当好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治活动“组织员”、法律援助“引导员”,推动网格服务下沉、实现“零距离” 对接,彰显“小网格,大服务”效能。同时,社区依托网格发动志愿服务力量:一方面通过“银龄志愿服务”与青年志愿服务,结合扶贫帮困、环境整治,解民急难愁困、优化居住品质;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征集特殊群体“微心愿”形成清单,由在职党员认领,精准满足居民需求,把服务落到群众心坎上。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安达社区始终以强化党的建设为核心,持续丰富“党建庭院”内涵、创新活动载体,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一线,实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构建起社区服务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的新格局。这种“沉下去”的服务姿态,不仅让“党建庭院”小站成为居民身边的“暖心港湾”,还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为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庭院小站”的落地生根到“党建庭院”品牌的深入人心,安达社区以实际行动逐渐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绘就起了一副惠民新图景。“党建庭院”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服务延伸,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它让党员教育从“会议室”走进“庭院里”,让民主议事从“听汇报”变为“面对面”,让为民服务从“等需求”转为“送上门”,真正把党建工作的“根”扎在群众身边,把治理效能的“果”结在群众心坎。

如今,“党建庭院”已成为安达社区党建工作的鲜明标识。下一步,安达社区党委将继续锚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方向,以更精准的举措、更暖心的行动,在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上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社区将始终秉持“用心打造有温度社区”的理念,让“小庭院”始终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大阵地”,让“党建庭院”的旗帜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始终高高飘扬,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奏响社会和谐之音、贡献更多“安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