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加快建立全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高质量发展,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人民政府和旗自然资源局联合发起组织编制了《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草案)》内容及要求
《规划(草案)》由规划总则、明确目标战略、构建空间格局、强化支撑体系、乡集镇规划、规划实施保障六部分组成。
(一)第一部分“规划总则”。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人民至上,切实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落实自治区“两个屏障”更加牢固、“两个基地”量质提升、“一个桥头堡”作用彰显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伊敏苏木综合特色优势,突出新的战略定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提高国土空间品质,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二)第二部分“明确目标战略”。规划确定伊敏苏木的发展定位为“呼伦贝尔市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鄂温克民俗文化体验地、鄂温克东南部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到2035年,形成呼伦贝尔市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鄂温克民俗文化体验地;肉牛肉羊养殖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得到强化,品牌战略成效显著;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旅游产品丰富多元,民俗文化体验内容更加充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趋于合理,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文化旅游空间舒适独特、要素配置安全完善的国土空间格局。
(三)第三部分“构建空间格局”。一是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重要控制线,划定村庄建设边界;二是强化区域协调,融入呼伦贝尔市全域发展;构建全域生态共建保护体系。三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四是筑牢绿色生态空间。五是构建高效农牧空间。六是优化镇村体系结构,确定乡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三级等级体系;明确村庄分类。六是打造多层次的特色产业空间结构。
(四)第四部分“强化支撑体系”。一是构建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对外交通设施的连接,形成“2111”对外交通骨架网络,完善内部交通网络,加强苏木各嘎查之间道路连通,提升农村道路建设水平。二是构建 “乡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乡村生活圈,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四是打造安全韧性的防灾体系。
(五)第五部分“乡集镇规划”。一是明确功能结构和发展方向。构建“一心-两轴-四区”的功能结构;明确集镇区发展方向,加强集镇区内部存量空间集约利用。二是提升宜居品质。构建乡集镇5-15分钟生活圈,建设均衡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三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村庄内部道路和环境建设美化;创建乡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乡村生活排污设施。
(六)第六部分“规划实施保障”。一是实施规划传导。建立“总规引领、全域覆盖,分类传导、逐级细化,单元统筹、协同共治”的规划传导体系。强化上位规划落实,明确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传导内容。二是实施保障。强化工作领导;严格规划实施监管;切实落实公众参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